殿试的地点在永安殿,唐宁上次来皇宫的时候,也曾经路过这里。
殿试之前,经过了点名行礼等一系列步骤,随后,考生根据省试排名,一一走进大殿落座。
唐宁自然是第一个踏入大殿的。
他的位置在最前方,身后是顾白,再后面则是崔琅和沈建。
“考官到!”
一名官宦尖声说了一句,数道人影从后殿走出来。
唐宁的座位在最前面,视野也最为清晰,他抬起头,目光停留在最前方的一名中年男子身上。
殿试由礼部主办,走在最前方的,自然是礼部尚书,唐淮。
唐淮从他的面前走过,始终没有向这个方向望过一眼,唐宁脸色平静,古井无波。
萧珏的座位在殿内一处角落,抬头看了一眼,见唐宁没有什么反应,这才收回视线。
一名官员走到唐淮身边,说道:“唐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唐淮点点头,说道:“开始吧。”
那官员对一名宦官小声说了一句,宦官上前两步,高声道:“殿试开始!”
很快便有人发下考卷,考卷皆是密封,策题便被密封在内。
往年殿试之策论,有时考策,有时考论。
“策”是指治国实策,便如同州试之上的治水之策,防疫之策等,都是能够落在实处的。
“论”,一般指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比如他和李天澜讨论过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或是直接从经义典籍中截取一部分,让考生自由发挥。
若是考“论”,则更加注重文章,对于唐宁来说,自然是考“策”更有优势。
他小心的将试题拆封,目光投上去。
今年的殿试只有两道题目,这是他第一眼看到的信息。
第一道题很短,是唐宁见过的所有策论题目中,较短的一个。
第一道题目内容是:“治大国如烹小鲜。”
唐宁看到题目的第一眼有些发怔,因为这道题他不久前才做过,而且和李天澜有过深入交流。
如果这不是殿试,他一定会以为这是李天澜出的。
小小的愣神之后,他才看向第二道。
第二道题目的题干很长,大概有一百来字,问的是考生对于北方草原上敌人的看法,关于有没有必要和楚国联盟,说明看法并阐述理由。
两道题都是“论”,第一道考的是治国,第二道考的是时事。
唐宁现在有些怀疑,今天的策论题目,真的是李天澜出的,或者就是她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偷偷的将考题不漏痕迹的泄露给他。
这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后就有些后悔。
如果早知道是这两道考题,其实是可以搏一搏的,搏一搏,或许大宅子就变成大园子了。
他发了一会儿的呆,这才开始提笔蘸墨。
答这两道题目,不需要太多的构思,该有的构思过程,已经在和李姑娘的交流中经历过了。
他只需要将时间轴调回那两个时段,就能回放他们当时讨论的内容。
第一道是在红袖阁中,唐夭夭杀到京师那天。
第二道是省试张榜,唐夭夭和李天澜比武那天。
话说她们比武那天,唐妖精和李天澜站在一起,这个挺胸的动作------差距太明显了。
唐宁仔细对比了几遍,摇了摇头,将这些画面驱出脑海,然后拿起笔,正要落笔时,表情一怔。
他刚才要干什么来着?
他第二次回忆和李天澜的对话时,殿内的大多数人,已经在稿纸上落笔。
一天时间,两道策论,时间还是有些仓促,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费。
第一道题目“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策论不考儒家经典,让他们有些意外,但好在道德经他们也十分熟悉,能从州试和省试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杰,这道题目,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然而正是因为题目不难,要想在两百多人中脱颖而出,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