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乱世前生梦初醒 将门有子苏云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多年来两派明争暗斗,仁宗亦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看着大殿里的群臣,个个低头不语。赵语的心里一丝不安,但是他不能乱,这一乱正中要害,他不但不能乱,而且还要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江南有何消息传来?”

    “启禀陛下,江南观察使来报。苏将军独子苏云瑾协同护卫冲破重围,与三天前寅时安全到达江南,如今已经在府邸住下,但是昏迷不醒。”

    三天前,江南到京城快马加鞭也需要两日,这么说苏画已经到了江南五天了。

    “罪犯林彦州已经逃往西夏,幽州四方将领已被大理寺缉拿全数革职查办,现在宣武门等候斩首。”

    听着大臣的说辞,仁宗心里有了一丝平静。

    大臣口中的苏云瑾,是苏画的表字。

    云瑾二字还是他亲自取的寓意云程万里,谨慎为之。

    苏画幼年之时,他曾微服私访江南,与其见过一面。也听闻苏画七岁之时就跟随其父上了战场,从小便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宣旨:大唐天符年八月十二日定为苏将军祭日,追封谥忠勇宣武王。文武百官皆素服三日,以告慰苏将军在天之灵。大唐百姓三日之内不得屠宰宴客,不得饮酒作乐,不得弹唱歌舞。违令者三族皆斩,年长者流配边疆!”大唐历来封异姓王的不少,大臣都曾极力反对。对于苏振的功绩死后封王,无可厚非。

    “陛下圣明,吾等定当谨遵。”

    又是一番吹嘘阿谀之词,仁宗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安静。

    “江南之地自古兵家要塞,北靠京都,南依渤海。既有马上铁骑亦有水军雄狮,如今苏将军一走,这兵马之权,不知爱卿们对长子苏云瑾有何看法?”

    “陛下,我大唐自幼世袭罔替,这兵马之权应当交于苏云瑾。臣听说此子自幼就跟随苏老将军上过战场,时年已经十七,应当有四分本领之资。”说话的是燕州将军曹博云,武将出身,如今也是五十多岁,说起话来依旧声若巨雷。

    “听闻曹将军年轻时曾受苏老将军提携,如今这一番说辞未免有些牵强。再说苏云瑾远离京都,你我皆不熟悉,其人本事秉性一概不知,年纪尚小怎可掌江南兵马之权。”京城太守刘温反驳道。

    “哼!”曹博云不屑白了一眼刘温:“也不知是何人在三年前顶撞苏老将军,被皇上责罚。某的说辞牵强,某人的说辞更为秋后算账吧。”

    听闻此言,刘温眉毛都立起来了。他为官二十年从未受过屈辱,唯独就是那一次被责罚在青龙门跪了三个时辰。当时在京都可是热闹一时的茶余饭后之谈,让这个年过半百的又要脸面的老人真是有苦难言。

    “匹夫!你....”刘温气得身子都有些颤颤巍巍指着曹博云大骂:“我看你就是用人唯亲,好巩固你燕州的权势。”

    “老学究,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今日不给你个教训,你真当某是软柿子!”说罢曹博云竟挽起了袖子,真有一种想打人的架势。

    “好了!都给朕安静!朝堂之上,毫无大唐君臣之范。”

    皇上都出面了,两人这才安静下来。

    “相父,你以往都是百般见解,今日早朝你却一言不发,可否给朕解惑?”

    仁宗言罢,大臣们都齐齐看向了宰相皇甫书。在往常若是有举棋不定之事,这位宰相都会给陛下提供意见,今日的宰相却是一反常态一句话都没说。

    还没等皇甫书说话,赵淳信反倒冷哼了一句;“我看某人心虚,不敢言语。”

    仁宗不解:“皇叔,何出此言?”

    “回禀陛下,臣一时走神了,是回想昨夜梦中之事。这才不由得说出来,陛下权当笑罢。”赵淳信不好有意思挠挠头,上朝都敢神游天外,毕竟人家是皇亲国戚,仁宗也不好责罚什么,口头说了几句下次注意,赵淳信点头答应这才缄默不语。

    “陛下,臣以为这江南之权应当交于苏云瑾。”皇甫书伸出三个手指,缓缓道:“第一:苏老将军尸骨未寒,陛下在剥夺其手中权力未免有人觉得过河拆桥。苏家军忠于苏振自然是听从苏云瑾之意,江南城防还需苏家。

    其二:陛下登位之时,也不过是二十岁,如今大唐也是一片祥和。年纪小理应多多磨练才是,敌国将领莫不是黄土半埋之人,怎敌得年轻之躯。就算苏云瑾领军无方,陛下也可以随时剥夺其权利。

    其三:江南拥兵不过三万,而京都却有八十万有余。这是一场赌博,也是陛下对大唐未来的期待,苏云瑾是否人中之龙都是陛下口中决定。如今幽云两州还在敌军手里,前方战事为上,还请陛下三思。”皇甫书说完拱手而退,老老实实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仁宗听闻也是受益良多,不由得赞叹:不愧是相父,利弊都说得清清楚楚。

    “登州太守宇文赋何在?”

    “臣在。”

    “命你即日赶回登州,遣使者前往西夏,让他们交出林彦州。如果未见回报,则率军十五万攻打西夏。”

    仁宗皇帝好在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先礼后兵才是上计。为什么不令赵淳信领军,一来是长安守军不宜在这个时候调动,二来是他真的不放心自己的这个皇叔啊。

    苏振一死他军队的战力大大削弱,丢了幽州云州两座城池。如今西夏兵强马壮虽经历一场战斗,也不敢盲目试探。但如果西夏交出林彦州,一来可以给天下一个交代;又能减少军队损失还立下了威严。帝王之想真当是两全其美,情仇面前社稷才为重中之重。

    宇文赋刚想领旨谢恩之时,太傅王允却站了出来。

    “陛下容臣一言,幽州一战我军损失惨重。目前国库空虚,不足以再次向西夏发动军事,请陛下三思啊。”

    “太傅此言差矣,如今幽云两州兵力不足我大唐三分之一。此去幽云不过半月,而西夏援军则要一月有余,此仗胜券在握为何不打?”回击王太傅的则是羽林军将军何典。

    “何将军所言非虚,但近日湖广、岭南地方灾情水患严重。如果将国库之财拿去攻打西夏,那我大唐数万灾民将何去何从?”

    这不说还好,说了便是各执己见的局面。

    打?还是不打?就在争执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一声急报打破了僵局。

    “启禀陛下,苏老将军长子苏云瑾有千里急报。”

    苏画?不是昏迷不醒吗?怎么突然来急报了?就在大臣们都迷惑的时候,仁宗吩咐信使念道。

    陛下亲启:此幽州一战,大唐兵力削弱;短时间不再在向西夏进军,家父一死诸侯必定坐山观虎享渔翁之利,如此时进军西夏,则陷长安于不保。北方大辽虎视眈眈,西夏枕戈待旦,陛下不可在有此想法。

    臣下认为,理应派遣和谈使者前往辽国,辽国马匹天下闻名,而大唐兵器锋利无比。可与之交易,促进两国商业。陛下也不愁将来与大辽开战,细想如今得幽云两州的辽国,腹背便是西域各部落的盘中餐,辽国今是内忧外患,绝不会向大唐开战,反想与我们和平共处。

    就算拿回幽云两州,接下来要面对西夏与辽国之战,如若两国结盟大唐必定腹背受敌。何不借刀杀人,待到辽国收复各部落之时,我大唐早已兵强马壮。而辽国连年征战军队已经疲惫不堪,幽云不是唾手可得?陛下应当励精图治,改革制度为主。待我大唐粮草充足,国库富裕,对上辽西结盟也可立于不败之地。

    信使念完周围众人不由得叹了口气,果然是将门虎子,小小年纪就对战事了若指掌。分析的头头是道,如此完美的大局观念,让宰相都为之一惊。

    仁宗喜笑颜开:“少年将才,就依曹将军之言封苏云瑾为骁勇将军,掌管江南之军。”

    而我们的主人公,此时正远在江南的苏府院子中。

    披着一件白色孝服,安静的坐在院子里低头沉思不知道想些什么。

    此时苏画的内心早已翻云覆雨,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架空历史的朝代。

    虽然叫大唐,但可不是贞观盛世的大唐。

    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个变态的本事,自己两世为人,两人的记忆融合之后,脑子一瞬间变得清晰无比。就连他回忆起小时候的每一天,都清清楚楚的记得,看过的书,都能一字不差的念出来,包括每一天的时间日期都明明白白分辨。

    这个逆天的本事,让他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