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粮食是备用粮,一般是用在荒年和灾年中救灾的。
“是吗?想必刚才你也听到我的话了?城里的人,该进来还是放他们进来,剩下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些柴草,让他们度过这一夜。”
“是。”薛茂躬身应答,心中却想到,“领完了粮食谁还不赶紧回家?明天又不能领第二次了。”
“那你去给他们发放粮食吧,本官就不出面了,我给他们的是没人三十斤,你没忘吧?”
“上官放心。”尽管薛茂觉得每人三十斤有些多,却也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并不提出异议。
苏游等人便在守门士卒的门房里吃起了晚饭,几丈之外,薛茂则在组织十多个士卒给那些灾民发放粮食,而那些急于进城的本地人则拿着貌阅井然有序地进了城。
苏游吃完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刚才被堵在城外的本地人基本已经入了城,而排队领取粮食的队伍还有两三百人。
苏游看着安静地等待救济的难民,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去了。
苏游站了起来,对王伯当等人道,“咱们走吧,回扬州。”众人纷纷起身,吕笙和夏子腾更是眼疾手快地赶去牵马了。
薛茂此时正举着火把,一把心思用在给难民发放粮食,一半心思倒是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苏游所在的门房的动静。
苏游向城门走来时,薛茂自然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口中歉然道,“御史这就走?下官招呼不周,真是罪无可赦。”
谁都不会把这寒暄当真,苏游自不例外,只是摇了摇头道,“你把这山阳县管好了,这就是对本官最好的交代,也是对陛下最好的交代,对老百姓最好的交代。行了,我这还得赶路,今天也是辛苦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薛茂头称是,随即把苏游送出了城去,这下他再也不顾及难民的凶恶了。
排队领取粮食的难民此时见苏游出来,自是不约而同地向苏游行礼,口中的感谢多半出自真心,但苏游却总感觉不是滋味。
苏游总以为这场粮荒是因自己而起,但真正的原因却如一头雾水。
苏游和王伯当等人挤出了人群,后者这才道,“咱们骑马回去?这天上也没个月亮......”
苏游苦笑以应,“山阳到扬州还有三百多里,骑马大概需要三四个时辰,这么算起来的话,三更前后应该能到了.......坐船的话,天亮前后应该也能到,到了扬州还不需要休息。”
苏游的话,显然更倾向于乘船,问题是他们白天坐的那条船并不愿意赶夜路,而其他船则无法把马牵上去。
吕笙当然听得懂苏游的话,当即自告奋勇地道,“我再去问问船主吧,若是多给些钱他就愿意夜行的话,先生也不用受这奔波之苦。”
“多给他十贯无妨。”夏子腾当即开口补充道。
吕笙很快就返了回来,而后摇头对苏游道,“这是个固执的主,他还有些客人明天要从山阳到扬州......”
“行了,对他这种诚信我们应该鼓励才是,那咱就骑马吧。”苏游笑着了头,当即翻身上了马背。
王伯当等人也都纷纷上马,随即一行五人催马上了官道,一路往扬州驰去。
苏游出发时,月亮刚刚落下山去,所以一路都漆黑无边,现实又不像游戏一样个自动寻路就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这路途走得可真是艰难无比;好在扬州和山阳的官道笔直,苏游等人倒不会因此而迷路,等他们到得扬州时,时间早已过了苏游计划中的三更。
丑时的扬州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苏游等人到得城门口时,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难民。
拍打城门之后,苏游却看到城头有个熟悉的脸孔,此人正是当日苏游进城时接待自己的守城头领。
那头领显然也还记得苏游,当即高呼起来,“原来是苏御史啊,请稍等请稍等,人马上就来开门。”
苏游轻松地笑了起来,他原本还以为守城的士卒睡得跟猪似的。
头领把苏游迎了进来,当即开口问道,“是送您去郡衙?还是送您去驿馆?”
苏游也知自己几人这么晚了在扬州城走街串巷有些不像话,有这守城的头领相送岂非正中下怀?
“去郡衙干嘛?麻烦你把我先送到驿馆吧。”
“对了,的差忘记告诉御史了,您的护卫三天前也到扬州了。”
“是吗?麦使君把他们安排在哪了?”苏游立时振奋起来,他差都忘了还有杨广给他安排三百护卫的事了,只不知杨广是否也如自己的心意一般安排东宫十率中的精兵过来呢?
如果是凌青或段司带队,那就爽歪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