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刺史府府库和袁公路的家产账册,请大将军过目。”
公孙续接过册子,随便拿起一本翻看起来。
袁胤回到座位坐下,心里十分担忧,淮南的家底早就被袁术败得一干二净,偌大的刺史府府库,钱粮的数目少得可怜,甚至还不如一个上等县的府库。好在袁术撤离的时候只是带走了少量金银细软,大部分家产都留在府中,否则还真不好向公孙续交代。
有几名刺史府的官吏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发虚,这几本账册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暗中做了一些手脚,贪墨了不少东西,生怕被公孙续看出端倪。
公孙续翻看了一半,被那些杂乱的数字弄得头晕,他把那些册子都递给诸葛亮,沉声道:“烦请孔明帮某看看。”
诸葛亮答应一声,接过账册之后,按照记账日期排了一下顺序,又找来笔墨,这才一边慢慢翻看一边记录。
那几名官吏背心冷汗直冒,这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看上去似乎是行家,不像公孙续那么好糊弄啊!
公孙续不在关注那些账册,他沉声问道:“阎长史,淮南各地户籍名册何在?”
阎象躬身道:“启禀大将军,户籍名册都在户房中,只是这两年都未曾重新登记,只怕谬误颇多啊!”
公孙续皱了皱眉,他明白阎象这话的意思,这几年袁术几乎年年对外用兵,胜少负多,淮南损失了不少人口,两年前的户籍名册肯定不准确。不过户籍名册关系重大,他还准备在各地都实行‘照身帖’制度,必须重新登记户籍名册,只是各地高门豪族都有蓄奴的恶习,想要准确地登记人口数量并不容易,看来要尽快出一项针对豪门蓄奴的法令才行。
他肃然道:“兹事体大,还望阎长史和诸位鼎力而为,尽快把新的户籍名册做出来。”
阎象和袁胤等人纷纷起身,拱手道:“谨遵大将军之命!”
公孙续压压手让众人入座,问道:“淮南最大的商贾是何人?”
阎象一怔,大将军问商贾做什么?
袁胤答道:“启禀大将军,谢氏家族是淮南最大的商贾。”
公孙续吩咐道:“回头让谢氏家族能做主的人来见本将军,商议一下向淮南运送粮食赈济百姓的事情!“
众人大喜,原本还以为公孙续想要盘剥商贾,没想到竟然是这种好事,当即又有几名官吏大着胆子开口推荐其他几家在淮南排的上号的商贾。
公孙续很清楚那些这些官吏和他们推荐的商贾有利益关系,不过此举正中他的下怀,参与的人越多,这件事才更容易完成。他根本不担心有人在里面做手脚,甚至还巴不得有不开眼的伸出黑手,正好可以杀鸡儆猴。
这时诸葛亮忽然拱手道:“启禀大将军,这账册谬误之处颇多,属下请求让做出账册之人出来对质一下!”
那几名官吏大惊失色,额头冷汗直冒,紧张地看着公孙续。
“准了!”公孙续点头答应,问道:“这些账册是何人所作?”
那几名官吏很不情愿地站了出来,躬身道:“启禀大将军,是属下等人所作。”
公孙续不再理会那几人,对诸葛亮肃然道:“孔明,有何疑问只管问他们。”
诸葛亮点点头,对照账册上的错误之处一一开始发问。
那几名官吏开始还能推诿抵赖,却都被诸葛亮抓住错误穷追不舍,很快就把他们问的哑口无言。
阎象和袁胤又惊又怒,那些账册是最近才做出来的,近来淮南军的形势是何等危急,那几人不可能不知道,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在账册上做手脚,真是罪不容诛!
公孙续冷着脸静静聆听,并未插一句话。
诸葛亮询问的速度越来越快,声音也越来越严厉。
那几名官吏惊骇不已,慢慢的一句话都答不出来。
其中一人实在承受不起压力,忽而伏地叩头道:“小的有罪,贪墨了三千两白银,请大将军饶命!”
有了第一个人,其他几人也扛不住了,纷纷开口招供。
阎象怒不可遏,一个个指着鼻子大声喝骂。
公孙续冷冷道:“淮南的情况尔等比某清楚多了,却敢伸手贪墨。实在罪不容诛!来人,全部拖下去斩了!家产充公,家眷贬为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