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康熙来了
与勾践想象不同的是,来者并非空手的武学家。而与钱镠想象不同的是,来者手中所持的事物,既不是完全的武器,也不是完全的礼器,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对“纯钧”剑气人形与“钱王射潮”的一箭发出攻击性的气劲。
来者走路时姿态优雅,是那种很适合旗袍的步伐。她左手握着金属为骨的扇子,右手却有一柄燧发式的手枪。这令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有些难以确定,但她倒是没有想要隐瞒什么,抬头向站在高处的吴越之王点了点头,又向“纯钧”剑气所在的位置作了一个请教的手势——显然并非对“纯钧”,而是对它背后的勾践所作。
“在下满清第零勇士,爱新觉罗·玄烨。”她说,“一见‘钱王射潮’,再见‘越女剑法’,幸甚。”
———————————————————————————————————————
“武”始于春秋战国,兴于唐代,自红线盗盒、十步一杀的传说而起,在宋朝建立时达到极盛,而其巅峰时期的巅峰代表人物正是宋太祖赵匡胤本人。此后南宋与元朝之间,又在战争中达到了一次“武艺复兴”。然而时至明代,世界悄然转变,“现实”与“非现实”的天平首次开始向前者倾斜。而在明代消亡、清代建立以后,“武”之一道,已然逐渐衰退枯朽。
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艾萨克·牛顿爵士,正是康熙年间出现的“时代”选择之人。2056年科学与理性统治现世的端倪,正是从爱新觉罗·玄烨统治神州大地的那个时期初步出现。而作为华夏非现实诸多传说之中,最著名的那一事物——“武学”,也成为了受到时代变迁压制的旧日奇迹,不再有唐宋时期的风光。
在爱新觉罗·玄烨幼年时期,她所在国度天下第一的武道家,是有“满清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而在那次众所周知的宫廷政变之后,康熙皇帝亲手击败了鳌拜,成为了“满清第零勇士”,达到那一时代的“武”之顶端,再无敌手。
但那已是武学的末法时代,真气、内劲、外功的内在强度全线衰退,以人类之身超越肉体限制的灵魂,最终被“科学”带来的重力彻底束缚。即使康熙当上了“满清第零勇士”,纵观历史,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而对于这件令人有些伤感的事实,也没有人知道康熙皇帝本人究竟有何感想了……
———————————————————————————————————————
爱新觉罗·玄烨举起金属雕花的旧式燧发手枪,摆出了一个非常不符合武者身份的瞄准姿势。这让楼宇之上的吴越王钱镠与数十公里外的越王勾践更加困惑,不知她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先前击落射潮一箭、击散“纯钧”人形的谜样气劲,显然只能是由康熙所发。但难道她是要以无用的枪械作为手中的装饰吗?如果说金属骨架的扇子,还算是一种可以纳入“武学”的兵器,也很符合康熙皇帝所显现的这种一身旗袍的形象,那么至少那柄手枪,就绝对不属于“武”……哪怕是“武”之末世的范围了。
然而康熙很快揭晓答案,做出了状似合理、却又十分不合理的举动——她眯起一只眼睛扣下燧发枪的扳机,而枪管早已瞄准吴越之王的方向。随后无论是钱镠还是勾践,都没有想到事态的后续发展……因为她们立刻再次感受到了那股气劲,百分之百属于武学的气劲。两人都是剑客,自然能够分辨其中真伪。
同时,与勾践上一次所感受的事物类似地,这气劲中还有不符合武学风格的螺旋,和一些硝烟的味道。这时勾践已经猜出它们来源于何处——那两种属性都来源于“子弹”的性质。但难道康熙皇帝的“武”是一种子弹?那也太过不合武学中的任何一条认知与规律……
无形的真气从枪口旋转着爆裂而出,在空气中带起猛烈的漩涡,以近乎直线的轨迹向吴越王钱镠飞去。钱镠身后所有弓手都已来不及作出反应,而有一小部分弩手同样扣动扳机,试图以弩箭对冲子弹。可惜她们还是慢了一步,没能跟上康熙皇帝的速度。
——弓手与弩手慢了,吴越之王本人却丝毫不慢。
早在康熙开枪以前,她虽然完全看不懂康熙的“武学”,却已做好了康熙可能开火的准备。因此她的箭已在弦上——王权携带者之间的决斗,可以发生在极细微的瞬间,电光石火,谁先出手完全取决于对“王权”的信任。所以康熙手指移动的同时,钱镠的手指也动了。
“砰——”
有形的箭与无形的子弹相撞,有形之物却完全没能阻碍无形之物的前行。钱镠惊惶地发现箭矢在空中一分为二,失去了所有速度,向下坠落,而那道“武”的气劲却完全没有减速,直奔自身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