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阅兵,自然还得有一个阅兵指挥。
当然在这一方面而言,张嘉师也没有挑剔什么,而是直接选择这一个千人队的指挥官,大秦帝国的上将军李信的幼子李昴。
李昴作为陇西李家的后代,在军事方面的个人实力虽然远不及其父亲李信,但是这更多算是李昴的实战经验较差的缘故。
在李信在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逐步淡出现役,而李昴则是李信在兵败楚国之后,赋闲在家之后才生下的幼子,在李信的诸子当中,李昴算得上是最受李信的宠爱。但是作为一个猛将,李信对李昴的要求也很是严格。
所以在李信复出之后,知道了李昴的实力也不算弱的张嘉师,为了顾及李信的面子以及拉拢陇西李家这一个大秦帝国当中可以说已经崛起的军事世家,李昴被张嘉师特意征辟为其麾下中郎军团的一个什长。
张嘉师也不是没有想过让其直接担任大秦帝国编制当中的百将,但是他也很清楚李信的性格,若是他真的这样安排李昴,李信说不定会直接让李昴滚回家。因为李信虽然平素大大咧咧,但是对于面子什么的他同样很是看重,他并不希望李昴被征辟之后,被认为是因为他的缘故而一开始就破格成为一个中级军官。
而在征辟李昴之后,张嘉师就想起了一个后世同样非常著名的陇西李家的猛将。
这个人就是李广。
当然,张嘉师对于在公元前190年出生的李广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念想。
李广的生年一直没有准确的资料介绍,就算是青玉灵书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而唯一可以推敲李广生年约在公元前190年到184年之间的记录,则是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而再对比一下李广的卒年,是公元前119年,可以说李广在战场上延误战机而自杀的时候,应该是七十岁到六十五岁之间。
古代作为老将。这个年纪继续作战已经算是一个极限,很有可能就算是在漠北之战当中。李广就算是没有因为延误战机而自杀,恐怕也会在几年之后退出现役。
当然又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李陵与司马迁的年纪相仿,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这也就是说李广的孙子李陵在李广四十六岁到四十岁左右出生,在西汉时期也算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所以张嘉师认为李广的生年在公元前190年也不算是一个无端的臆测。
至于李广到底是李信的孙子,还算是曾孙子,这一点张嘉师还真的无法判断了。但是从两个方面而言,这样的说法都比较合理。而张嘉师在这个时候的恶意推测则是说不定李广就是眼前的这个李昴的幼子。
出生在公元前226年前后的李昴。眼下正值壮年,即使是在十几年后生下李广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李信这个时候的长孙李煌同样已经十七岁左右,即使是再过十几年,也不过是二十余岁,生下李广这样的猛将也不是什么怪事。
所以李广是李信的孙子还是曾孙子,张嘉师认为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十几年后才能够知道的了。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来一个猛将正太养成计划。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吧。
跟在张嘉师与帝国皇帝嬴珣的身后,与帝国丞相陈平几乎是同一并排那样带领着武官队列前进的李信,自然不知道他在十几年后才出生的后代,已经被张嘉师所惦挂上。
当然,李信在这个时候则是流露出一丝微笑,因为李昴作为这一支千人队的二五百主。同时也将担任这一支部队的领队这一个消息自然是很清楚。
毕竟在当初,张嘉师在征求他的意见之后,他也就假意推脱一番,然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张嘉师的相应安排而已。
而在事情都已成定局之后李信可以说早就在心里面乐开了花。毕竟李信自己都知道,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安排摊在李昴的身上,自然是一种荣耀甚至是晋身之资。
虽然李信在某个方面而言。确实算是非常的要面子,但是毫无疑问,有些事情只要确实是过于触动李信的“底线”,他也会豁出这一张老脸……
………………………………………………分割线…………………………………………
关于李广的一句著名的词语,那就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并不是没有晋升关内侯甚至是列侯或者是彻侯的机会。
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
据说是不仅仅如此,李广收取的还有梁王刘武的薪酬俸禄以及相应的赏赐。这一个消息传入到汉景帝的耳中,自然就算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事情了。
在某个意义上,李广若是因为汉景帝在梁王刘武时候,所进行秋后算账而倒霉,这一个情况同样也不算是奇怪。
而在汉武帝时期,李广同样也不受汉武帝刘彻所喜。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后元三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从这一点来看,调动两人作为宫禁指挥的并不是汉武帝,而是汉景帝或者是当其时的窦太后。而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