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有人给长安县衙送了一封匿名信,说是在郑济昌死的时候,晋王李治正巧经过郑济昌家的府门。
老李将奏疏递到杜正伦的手里,杜正伦扫了一眼。
“陛下,这也太巧了吧?晋王殿下可是刚说完要走没几天的,然后就在郑济昌死的时候路过他们家?”
杜正伦将奏疏放在龙案上,“臣不敢下断言,但看上去这是一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陷害。”
“陷害?”老李陷入了沉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治。
郑济昌死了,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在死后成了风云人物。
惹的三省六部的大佬们,都在集体问候他的祖宗十八代,也算是郑济昌死后得到了无上荣光。
真正的凶手是谁?肯定是秦侯爷的,准确的说,真正的凶手是柱子。
秦侯爷也想不通,柱子是如何在大唐最牛逼的百骑布控下杀了郑济昌,还做到不留任何证据的,但柱子只是一句话,别问嘞,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这种事只做一次,以后打死也不干了。
秦侯爷耸耸肩,柱子不说他也不追问,反正这潭水是更加浑浊了。
柱子说郑济昌必须死,选择的时间也恰到好处,如果等到长孙老狐狸动手,那李治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别想留在京城。
现在,正式最佳的时机,朝堂炸锅了。
弹劾周桦骢和常何的御史言官很多,这次他们也学乖了。
先是对长安城的治安大为称赞,然后有对李世民一顿歌功颂德,最后才开始弹劾常何和周桦骢,说是巡城卫和长安县衙玩忽职守,常何二人恃宠若娇。
还说什么长安城一直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总之怎么打压常何他们怎么来。
最后,就开始说李治了,他们说李治作为皇子,不早点滚蛋,为什么在这个档口出现在郑济昌的家门口?
李治也感觉自己很心塞,这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好不好?
我特么啥时候去过郑济昌的家门口?你们冤枉人也不带这么冤枉的吧?
可问题是,这一次有个牛人却开口了,说的话很公道,这个人就是孔颖达。
他说的很简单,李治这个崽崽聪明孝顺,人品也不错,大家都喜欢他的纯朴,但淳朴不当饭吃,晋王李治的嫌疑还是最大的。
于是,朝堂上弹劾的人都傻眼了,御史言官们不是真心的让李治背锅,就是用这个由头迫使李世民严查这件事,毕竟这群喷子才是最怕死的。
但孔颖达说完这句话,就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时间李世民懵逼了,满朝文武的喷子也懵逼,直接被孔颖达一句话带进了坑里。
但很快,周桦骢也呈交了奏疏,郑济昌被杀的那天夜里,长安城已经宵禁了,但唯独李治的马车经过那里,然后李治的掌心驽丢了。
找到掌心驽的地方,就在李治的马车里面,还有一只锋利的弩箭,弩箭上面还有血。
一系列的证据摆在面前,老李是要多懵逼有多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