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申凝神静气,仔细去听。
夜很静!
山中的夜更静!
一丝风都没有!
终究是子申的实力太差了,或者境界太低了。
他竭尽全力集中精神,听到的反而是震耳的心跳,以及湍急的血流。
外听,硬是变成了内听。
岳川抓住子申肩膀,“唰”的消失在原地。
下一瞬,两人又出现在一处山中。
子申终于听到了。
琴声!
刚要说话,却被岳川在肩膀上一扣,瞬间绷紧嘴巴。
明月皎皎,苍松青青。
月光如水,松枝若伞。
清泉顺着伞流落下来,碎在岩石上,沁在泥土中。
地气萌发,在草尖上萦绕、荡漾,凝结、流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或许就是这种场景。
纤长的手指不但拨动了琴弦,也拨动了万千青草,以及草丛中弥漫的地气。
浓郁的灵气在此间滋生、弥漫。
琴声之下,一股蓬勃的生机升腾而起,范围内的草木全都因此受益。
它们的根系更深了,茎叶更粗了。
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月下抚琴
这时,一曲抚罢,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
“朋友,既要听琴何不大大方方的听,反正我们又不收钱!”
“是啊是啊!觉得好听,你拍拍手便是,觉得不好听,你拍拍屁股也行啊!”
被人察觉,二人也不再藏藏掖掖,索性走了出来。
看到子申,二人相视一笑。
可是看到岳川,二人错愕了一秒钟,随即站起。
显然,他俩只发现了子申,没发现岳川。
“见过二位朋友!”
两人同时说道。
只是,他俩的目光都停在岳川身上。
子申也察觉到了场面微妙,于是尴尬一咳。
要是带几个狗腿子在身边,这种情形下已经跳出来自报家门——我家大王谁谁谁。
现在没有狗腿子,子申自爆身份的话,多少有点跌份。
倒是岳川,哈哈笑着向两人行了一礼,随即赞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一处美景,好一双雅人啊!哈哈哈哈……”
听到岳川的话,二人浑身一震。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诶呀,真是好啊!”
“太好了啊!”
两人赞不绝口,同时向岳川拱手行礼。
“伯牙,见过前辈!”
“钟子期,见过前辈!”
两人已经感受到岳川深不可测的实力,现在又见识到岳川出口成章的本领,心中一折再折,直接以前辈相称。
这俩名字落在子申耳中没什么,但岳川听来就是如雷贯耳啊。
华夏历史上歌颂友情的词有很多,什么刎颈之交、桃园结义、肝胆相照等等一大堆。
但是多多少少都有些功利的成分,不那么纯粹。
唯独这哥俩留下的“高山流水”、“知音”等词汇,纯天然、无污染。
岳川立刻发动话术,在脑海中搜索俩人的资料。
伯牙,一说姓伯名牙,一说俞伯牙。
说是世人将“钟子期遇伯牙”误传成“钟子期俞伯牙”。
生卒年不详,只知道是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会弹琴会作曲,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春秋楚国人,相传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相传伯牙曾在汉江边鼓琴,弹奏《高山流水》。
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江河。”
因兴趣相投,两人互为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便摔琴谢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两人的大致资料很容易查到。
但是具体的籍贯、生卒年,什么版本的都有。
早一点的说是公元前600多年,晚一点的说是公元前300多年。
但是根据伯牙在晋国当官,而且官至上大夫,足以说明他生活的年代是三家分晋之前。
也就是说,这哥俩和孔子、老子、孙子、墨子等人差不多是同时代的。
再看二人,都是年富力强的棒小伙模样。
大晚上的跑山里弹琴已经很精神小伙了,还有人坐在边上听了一夜,也是个精神小伙。
岳川问道:“你俩深夜不归,就不怕遇到什么猛兽吗?”
二人顿时哈哈大笑。
“前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