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势灭了百济、新罗两国的主力军队,却并没能把残留在两国土地上的其他势力给一并消灭掉,接下来的扫除残匪和安民执政工作是十分棘手的!不但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得选好镇守的人员,如果派去的官员不够狡猾,不会大忽悠,说不定会被当地的土著赶出来的吧=。=
话说,当年总工程师是怎么处理香港问题来着?
想到这里,小吴同学脑中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好主意。
中秋之后,李小九陛下连下数道旨意。
其一是,将百济旧地归为大唐领土,设置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马韩(今韩国全罗北道益山)、东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德安(今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恩津面)、金涟(不详)五个都督府,分别由王文度、来济、苏定方、刘仁愿和薛仁贵五人领都督一职,各自讨伐百济残余抵抗势力;
其二是,在新罗旧地设东海都护府,由程名振任大都督,重新划分新罗旧地的行政州府,每个州府由一名大唐官吏和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共同理政。重金招募新罗青壮,分散加入大唐军队,参与维护地方治安;
其三是,遣使到高句丽,撤销大唐对高句丽国主的册封,命其为侵犯新罗一事赔罪赔款;
最后,李小九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晓谕大唐周边所有邻国属国,旨意表示,大唐皇帝是宽厚仁慈的,但是所有侵犯大唐帝国利益的人或者国家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千万别有侥幸心理,否则百济就是现成的榜样[hp]斯内普的贴身助教最新章节!
各国使者接到这道谕旨,都有些胆战心惊,纷纷表示不敢对大唐有所冒犯。
其中,吐蕃的使臣第一个表态:吐蕃必以大唐天子的马首是瞻,若有他国不听号令,他们吐蕃当第一个出手教训之!
吐蕃这次前来观礼的使臣是大唐的老朋友禄东赞,他前不久才在大唐使者团的帮助下,弄死了政敌,执掌了吐蕃的军政大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说出这样话来,也不算毫无倚仗!
其实,以禄东赞如今的身份,不需要,也不应该亲自来大唐为使的,但不知道李三郎给这位‘极度仰慕中原文化’的帅大叔灌了什么迷汤,竟让他放着刚刚搞定的吐蕃内政不管,屁颠屁颠地送大唐使者团一道回了长安,还一来就舍不得回去,非要住到过年才走!
对于吐蕃的第一个示好,李小九陛下自然是十分满意,当即赐了禄东赞一个大唐荣誉爵位,以示嘉奖。回到过去变成猫
其他小国的实力远不如吐蕃,更毋论是大唐帝国,当然是跟在吐蕃后面唯唯诺诺,奉承不已。
倭国使者一如既往地表现得比较低调,等李小九陛下允许他们离开后,也等不及领取赐给他们的圆酥饼,连夜返航回国了。
其余大小国家的使者也纷纷离开洛阳,赶着回国报告这次出使所见所闻的重大消息。
只有吐蕃使臣禄东赞没有走,如他所言的那样,他还真的留在了洛阳过年。
新任的中书令李喵同志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十分淡定地向李小九陛下推荐了长孙诠到洛阳接手他的工作,自己则申请调回长安坐镇中书省值班去……
早就看某人不顺眼的李小九陛下,见小李相公竟然主动要求回长安坐班,哪有不依的道理,当即赐了车马仪仗,把人送走了。
洛阳行宫徒然少了一个美貌郎君出入,再加上皇太子殿下也开始不明原因地低气压,宫人们都表示压力很大=。=
吴诩近来因为肚子里的小包子一直动得厉害,身体也疲乏得不行,只好放下手头的政务,在行宫安养,倒是没听到什么奇怪的八卦。
这次来洛阳,杨氏并没有一起跟来,说是要在长安给武敏之相一门好亲事,等明年大郎除了母孝,就可以成亲了。
吴诩也不知道该不该劝劝杨氏,是不是等大郎弱冠之后再考虑婚事啥的呢?
其实,这次武敏之从吐蕃回来,吴诩就私下里问过他,对娶亲这件事是个什么看法……
结果,不出她所料,那个冰山小子对追妹子没啥兴趣,反而一心想去军前杀敌= =
以武敏之的身份完全不用跑去边疆打仗挣功勋升级的……
好吧,男孩子有点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可这小子偏要去安西都护府当兵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这小子已经看出了吐蕃日后必定会成为大唐心腹大患的迹象了?
不说吴诩为了武敏之的想法疑惑不解,却说李小九陛下忽然接到从熊津都督府传来的一个坏消息:刚上任不足两个月的首任熊津都督王文度被人刺杀了!
作者有话要说:经科普,俺发现吐蕃确实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是这货,大唐帝国早就把半岛和小日本全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