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韦清哲的赞誉,周成林莫名的紧张和激动起来,结结巴巴道:“其实……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罢了,没想到会上电视,更没想到会上省报。”
韦清哲打断了周成林的话,道:“事实证明,我们党的干部都是能经受得起实践的检验的,你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抗洪抢险,证明你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干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当然了,这也是一场对我们干部队伍的检验,当领导的,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说,这场特大洪灾,检验了你,也检验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贯彻执行情况,在这一点上你做得非常到位,也做得正是时候,我真为你高兴。你这样一做,让我对你多了一份信心,市委研究你们河阳班子的时候,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荐你为代县长了。”
韦清哲的话让周成林兴奋不已,他要的就是这样结果,要的就是这样的影响。
说实话,当初之所以奋不顾身跃入洪水中,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形式所迫和受到现场的感染,但某种程度上也不排除是为了作秀,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现在对他来说,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
听完韦清哲的话后,他激动不已,努力控制住自己激动的情怀,道:“韦市长,太谢谢您了,我之所以能这样做,都是韦市长您一手教导的结果。”
周成林的话不大不小的拍了韦清哲一个马屁。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厌万厌,好话百听不厌,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别人说好话的,韦清哲也是人,也喜欢人家拍他马屁。
经周成林这么一拍,他也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然,哈哈大笑起来,笑毕,道:“成林啊,好好干,你还年轻,前途无量嘛。”
周成林频频点着头,听完后,又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韦市长,你估计难度大不大?”
毕竟提拔一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问题。
再说了,韦清哲毕竟是市长,某种程度上,提拔一个人必须一把手说了算。
正因为如此,虽然得到了韦清哲的保证,周成林还是担心不已,怕马失前蹄,怕出现意外,问过了,他又后悔不已,觉得不该问韦清哲如此直接的问题,正担心着,韦清哲又说话了。
韦清哲顿了顿,道:“难度嘛,肯定有。可以说,想这个位置的,不止你一个人,不仅你们河阳有人瞅着这个位子,就市里也有不少人瞅着,各机关凡是有条件的,都想下去锻炼锻炼。僧多粥少,就这一个位置,那么多人瞅着,怎能没有难度?而且,有人托关系走后门,让省里领导甚至中央领导给我和王书记打电话批条子,不过,你放心,我和王书记一定会顶住层层压力,力荐你的,河阳有你这样优秀的干部,我们不用你用谁?”
韦清哲说的是由衷之言。
当初,刘一夫向他推荐周成林的时候,他认为周成林和大多数干部一样,只会拍领导马屁,讨领导喜欢,甚至以为刘一夫是任人唯亲,但是,经过多年同周成林的接触,他越来越了解周成林,最终认可了周成林,而且由认可变成欣赏。
说实话,河阳县县长一出现空缺,他就有了推荐周成林的想法,那时候,他没有推荐周成林的理由,他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他终于找到了推荐周成林的理由,终于找到帮周成林登上县长宝座的十足把握,所以,他才会打电话给周成林,让周成林也做好充分的竞争准备。
听完韦清哲的话,周成林心里一热,动情地说:“请韦市长相信,无论这次当选与否,我都会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绝对不会辜负韦市长的期望。”
韦清哲说:“这就好,把工作做好,就是对我的最好的交代,对党和人民最好的交代。周成林啊,就这样,你忙,过两天有了消息我会告诉你的。”
刚挂断韦清哲的电话,身上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周成林掏出手机一看,是刘晓冬的电话,急忙摁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刘晓冬那脆生生的声音:“周县长你好!我是刘晓冬。”
周成林急忙道:“刘记者你好,感谢你如此地帮助我。”
刘晓冬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记者应该做的工作。”
周成林道:“不管怎么说,我都要感谢你和你的同事。”
刘晓冬笑道:“周县长打算怎么感谢我和我的同事?”
周成林道:“你说我该怎么感谢你们?”
刘晓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