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会上研究过,所以在这样的大会上她也只能谈谈原则性的问题。
接下来她就一下子转变了语气,“可是,我们又很犹豫。为什么会犹豫呢?因为我们不少的干部连现有的干部体制都还不能适应,我们怎么能够一下子从现有的干部体制转变到新的干部体制上去?我们上江市目前正面临着改革的关键时期,然而我们有不少的干部办事拖拉,利字当头,甚至,我们还有少部分的干部堕落到了赌博之中,还有的干部经受不住诱惑,时常到各种娱乐场所流连忘返……”
在讲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她还给大家讲了两个历史故事,“《南史·儒林传论》上讲:‘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此言是经过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上行下效的至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记载的‘邹缨齐紫’的史实则是最有说服力的佐证。
这讲的是两个故事,一是讲,齐桓公喜欢穿紫衣服,紫衣服就在全国流行开了。紫衣服价格越来越高,齐桓公担心这样下去,必然引起奢侈风气,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在为难时,管仲对齐桓公说:您想阻止国人穿紫衣服,应该从自身做起,每天上朝不穿紫衣服。大臣有穿紫衣服进见的,您就说:离我远点儿,我讨厌紫衣服的气味,就行了。
齐桓公按照管仲的话去做以后,结果当天官员们就不穿紫衣服了。第二天,齐都临淄就没有穿紫衣服的了。第三天,全国穿紫衣服的现象就杜绝了。
第二个故事是讲,邹国的国君喜欢系长帽带,左右都跟着系长帽带,帽带价格长得离了谱儿,邹君感到问题很严重。有一天上朝,他当着满朝文武大臣拽断长帽带,国人从此再不系长帽带了。
上述两则故事,堪称上行下效的典范。‘紫衣’和‘帽带’价格飞涨,不在其本身,而是齐桓公和邹君之酷爱所致。
所幸的是齐桓公与邹君能察觉、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从自身做起,当机立断割爱。结果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立竿见影,尽除‘紫衣’、‘帽带’价格暴涨之积弊,使国家转危为安。
如今我们很多地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追根究底,原因不在野而在朝;不在下而在上;不在民而在官。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也包括我们四大家的领导们,都能以齐桓公、邹君为戒,自省、自查、自改、自正……”
在这个问题上她谈了很长的时间,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人,但是却对目前上江市的一些情况谈得很深入,而且给人暗有所指的感觉。就连我听了后也感觉到了一点:在这次会议前,她肯定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否则的话有些事情她不可能能够讲得那么详细和如此的具有针对性。
在这个问题上,她最后说道:“我们对有问题的干部的处理原则就一句话:查出来一个就坚决处理一个,对任何人都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