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清扬穿着崭新的西装接受采访。王云杉看到张清扬精神抖擞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为民日报》此次对双林省新任省长张清扬的采访十分重视,双林省政府方面也很重视,必竟这种采访更多的不是体现张清扬个人,而是宣传双林省政府。在张建涛、王云杉的组织下,政府办公厅及官方网站做足了准备工作。不但在省政府的多功能办公厅现场拍摄,还对采访内容进行了多次的论证审核。《为民日报》方面也准备充分,派出了一位资深记者,同时记者部主任艾言亲自陪同采访,全程在旁指导。
对张清扬进行采访的记者是位三十岁左右的博士生,名叫宋秀灵,长相虽然一般,但是气质绝伦。宋秀灵此前多次采访各国的政要,对于采访政治人物有着深厚的经验。因此,她见到张清扬时并没显得如何紧张,而是很意外地笑道:“张省长,我还应该叫您一声师兄呢!”
“哦,怎么讲?”张清扬含笑问道。
宋秀灵解释道:“我也经常听穆教授的哲学课,算是他的半个学生。”
张清扬恍然大悟,拍着脑门说:“看来我们有共同的爱好。”
艾言在一旁补充道:“张省长,小宋可是我们报社的人才。”
“又是一位京派才女啊!”张清扬感慨着点点头,坐在沙发上说:“开始吧。”
宋秀灵坐在张清扬的对面,回身与双林省政府的拍摄人员打了个手势,采访正式开始。宋秀灵的提问从张清扬顺利当选双林省的省长开始,问题主要围绕着东北振兴,双林省的未来发展建设、国企、农业两大改革、辽河升格,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政府热点工作展开。张清扬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内容详细地讲解了未来的施政纲领,有什么说什么,不讲空话套话,符合他一惯的作风。
提到国企改革,宋秀灵问道:“张省长,我注意到您刚刚调任双林省不久,便确立了国企改革这一工作目标,请问双林省的国企改革落后的根源是什么呢?您将如何改变现状?”
张清扬回答道:“通过对基层的调查,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双林省的发展速度与中央、内务院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都在和自己比,而没有同其它省市相比。同自己相比,我们的发展不慢,但是同其它地区相比,发展就相对慢了下来。我们的经济要想跑起来,那就要轻装前进,我省最大的包袱是国有企业比重偏高、活力不足,装备和技改没有及时进行,特别是工业企业装备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制订了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是我省国有资产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
“说到改革的方式,关键还是在于思想观念。如果我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更加解放,我们的每一个公务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想到为双林的发展作些什么,只有通过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才能完成预定目标。”
宋秀灵点点头,继续问道:“张省长,不久前,平城发生了一个恶性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位外商,其中还涉及了一些政府的干部。这个案件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过分的依赖外资企业,导致对他们的放松管理才使得兽行的产生。甚至有些人喊出了政府是要服务外商还是要服务人民的口号。在您看来,招商引资与保护人民,哪个更重要?在这次两会上,您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想法,这个想法与平城案件是否有什么关联呢?”
“我……”张清扬皱了下眉头,心说这个宋秀灵还真敢问,这个问题在采访预案中是没有的。
“对不起,打扰一下。”张清扬刚想说话,坐在一侧的王云杉起身打断了采访。她严肃地看向宋秀灵,怒道:“宋记者,这个问题是在采访预案中没有的。”
宋秀灵怔了一下,看了眼王云杉,又看向张清扬,最后看向艾言。艾言心中暗笑,这个问题其实是她提前安排的。她装作什么也不懂,便说:“张省长,王主任,虽然说这个问题在采访预案中没有,不过既然小宋问到了,您还是谈谈吧,我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出双林省政府对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这……”王云杉为难地看向张清扬,她知道张清扬与艾言是旧识。
“好吧,我就简单地谈谈平城的案件。”张清扬点点头,然后伸手道:“不过,小师妹,希望你接下来的采访能够守规矩,采访预案中没有的就不要问了,要不然我们王主任的工作不好做。”
“好的,不好意思了。”宋秀灵微微一笑,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