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粮价上涨这么多,那我们干嘛还要在国内买粮?于是,大粮商、小商贩以及居住在汉晋、汉吴边境的普通百姓们,纷纷以各种手段进入晋、吴两国内买粮。
这其实就是在吸两国的血。两国的有识之士并不是看不到这一点。可是看到了又有什么办法呢?晋国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只是北方的幽州存在较大的漏洞。而东吴嘛,那简直就是个筛子啊。
总之,由于王颀在南交州大兴建设,本地土著有钱后纷纷向北交州购买粮食。由此在让北交州病态的繁荣以外,东吴内部的大量粮食乃至人口都源源不绝的朝着南交州开始流失。
除开清除世家方便政令畅通,大兴土木以利土著之外。王颀在交州最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开海路。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是现代越南的北部地区。这块地方,确实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领土。但这块地方,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在农耕时代,这里的产出也极少。所以,历代中原王朝在这里维持统治,其实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以历史本位面的明代为例。朱棣平定安南并在这里驻军。每年能够从这里获取的赋税是多少呢?最多的一年不足七万两。而这里的驻军每年花费的军费是多少呢?每年三百万两。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明政府的统治策略出了问题(比如强行改土归流),激起安南土著的普遍反抗。但无论如何,如此悬殊的进出账,任何一个管财务的大臣都会建议放弃了事。
所以,不管关彝再怎么有雄心壮志,未来的大汉执政者再怎么心有不甘。只要这里的收支达不到平衡或者变为正数,这块地方,迟早会被中原统治者放弃。
如何改善这里的产出呢?农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海贸。
在拿下这块地盘后,王颀除了在雉鸡关加固关隘防备东吴的来袭外,也按照关彝的指示,花了极大的力气在红河的出海口处疏浚淤泥,修筑新的港口。待得这一年的十月,东吴答应的海船交割完毕后,王颀就开始着手率队南下探索航路。
不过这一年的孔硕公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所以这一次领军南下的,是以前的涪陵郡太守,张翼之子张微。其副手,则是南中的耿腾以及东吴这边的全吴。
“如此,一切就拜托子邈了。”
“请王使君放心。微一定竭尽全力完成大司马和使君交待的任务。”
张微率领的船队,一共是五十艘大海船和一百多膄内河船。船上堆满了丝绸、陶瓷、香皂等各种货物。整个船队有战兵一千人,水手两千余人。
这支船队的航线是:根据关大司马手绘的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地图,先沿着中南半岛的海岸线南行。到了马六甲海峡后向西。再沿着中南半岛的西侧海岸线北上,之后到达印度半岛。与统治那里的笈多王朝建立直接的官方联系。之后转到印度半岛西部,与那里的贵霜帝国建立联系。
真要是一切顺利,找到贵霜的话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此时的贵霜已经被萨珊波斯给打成了狗,但由于笈多的威胁日益强大,所以贵霜现在不但不敢找萨珊复仇,反而以萨珊为宗主国,依靠萨珊的帮助来对抗笈多。所以,只要到了贵霜,要在海上和波斯建立联系就非常容易了。如此,海上丝绸之路便是开通成功了。这样一来,货物量受限的问题,就将得到极大的缓解。而大汉出口的商品,也就从完全依赖丝绸,变为陶瓷、丝绸并举。
当然,这一切都是关彝的设想。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手下的人去勇敢的开拓。
作为当年代表曹魏横渡大海去到日本列岛,宣布邪马台国为曹魏附属王国的王颀来说。他和普通的士大夫并不一样。他是真的认同关彝发展海路的思想的。所以这一次,他也在这支船队里下了重注。
“祖父大人,孙儿这就去了。不找到贵霜,孙儿绝不生还!”
“善!弥儿好好去做。我大汉的男儿,除了能够开拓西疆数万里之外,也能斩开南洋的数万里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