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又会吐出一大截。
这位怪咖的演技,不比任何一个奥斯卡级别的男演员差。
至于查理兹-塞隆,她之前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化妆和改变形象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演技也已经脱离了花瓶的阶段,这个极其漂亮的角色,如果驾驭不好的话,肯定会被演成花瓶,她在拍摄中却没有给墨菲任何花瓶的感觉,把一个优雅又带有疯狂神经质的腹黑女演绎的淋漓尽致。
就算两位主演有些地方发挥不尽如人意,墨菲也能给予足够的指导。
拍摄过这么多影片之后,他这个导演也积攒到了大量的实际经验,用来教导演员的具体表演肯定不合格,但引导演员演出他需要的状态,却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墨菲也知道自己不是墨镜王,清楚导演对现场表演的影响相对有限,更多的东西,早在前期筹备的排演时,就跟詹姆斯-弗兰科和查理兹-塞隆交流过了。
他的引导主要是基于两方面,演员的表演和他想要的效果出现偏差,还有就像血色重逢一样,突然来了灵感需要重新设计场景。
在绝大多数时候,导演的现场指导必须给灵感让步。
在现场时,墨菲更多的是做好提示,像一个球队教练一样随机应变。
经过排演和大量的拍摄,现在剧组全员已经调整到最好的状态,不是所有人都是墨镜王,在重复三到五遍之后,演员的注意力会开始分散,墨菲会尽量在演员感到疲惫前进入新的内容拍摄。
前期充分的排演让剧组在此时省掉了很多麻烦。
拍摄现场即兴的发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这些即兴的内容中属于表演的那部分,能瞬间将演员变得魅力四射——看着那些灯光效果,道具置景和摄影器械,墨菲需要从身处其中的演员身上寻觅美妙的灵感。
拍摄之余,墨菲也很注意让剧组给詹姆斯-弗兰科和查理兹-塞隆等演员营造个人空间。
好的导演总能考虑如何为演员尽可能争取个人空间,那是一个盒子,演员把自己关起来完成塑造,增强信念。
在拍摄间隙或演员遭遇“角色墙”的时候,保证演员不受干扰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剧组人员,墨菲还会限制演员方面的工作人员在剧组里面的活动范围。
移动的灯光器械,转场的杂乱和噪音都会影响演员的注意力,现场总有不少闲来无事的工作人员,演员助理或经纪人呆在一边,一旦有拍摄空隙,这些人就凑上来闲话家常,演员被裹挟着投入到无谓的消耗中,既没有得到休息和放松,也没有保持对角色的专注。
这时候墨菲的喊声就会四处回荡,通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行为,可他确实需要给演员造一个盒子,进不进去是他自己的事,但剧组需要把盒子放在那里。
另外一点,墨菲还要让演员保持好自己的状态,自从拍摄以来,詹姆斯-弗兰科和查理兹-塞隆的状态都在不断提升,情绪也完全达到角色的要求,他必须让两个人延续这种情绪。
这方面,一是要靠演员自己,二是与导演的拍摄计划有关。
在赶戏时,很多剧组会集中拍摄某一个角色的戏份,从而破坏演员情绪的延续,在这一场哭在下一场笑,极端的情绪变化在拍摄中实属正常,但很少有演员能在短时间里完成两种情绪的成功演绎。
即便是奥斯卡影后影帝级别的演员,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类,而不是情绪表达机器。
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墨菲才会打破演员在一场戏中连贯的状态。
像《死侍》这样的短平快拍摄电影倒也无所谓,演员不需要多么有爆发力的表演,但《消失的爱人》不同,演员表演的一点点差别,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镜头所表达的效果。
在实际拍摄中,即便会拖慢整体进度,墨菲也会尽量照顾关联场之间的拍摄顺序,如果这种破坏情绪延续性的拍摄无可避——比如他需要集中拍摄发生在某一个房间某角色全部的单人镜头,然后再转场——那他会尽可能让演员在每场戏之间获得十分钟左右的个人时间。
整个2005年的一月份,剧组都待在了橘郡的这个小镇上,镇上的居民也很配合,纷纷在保罗-威尔森的协议上面签了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形象可以随便出现在未来的电影中,这也为剧组省了一大笔请临时演员的钱。
随着拍摄的深入,更多的演员加入到了剧组,饰演尼克-邓恩学生情人的阿曼达-塞弗里德也来到了小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