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过,纪业同志诈死是为了谋反,至于他为什么不活着自己指挥纪家军,大概是因为
他不想自己被糟老头子虐!!
武王伐纣,抓住了文王被拘的借口,纪家军要名正言顺地起事,也必须在纪氏被糟老头子虐得差不多之后。
戏本里常有类似的情节:主角本性良善,只因配角一再逼迫,才会怒而黑化,纵使满手血污,也得世人称颂。
或许谁都需要一个黑化的理由,才能以此为借口,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所谓黑化,只是认清了自己。
纪业同志万万没想到,他那没出息的小女儿受虐至今,非但没有黑化,反而抑郁成疾。
纪飞鱼也没有办法。纪业同志用一封信稳住她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原本一切指令都由宫女黄芪传达,可如今她身在宫外,黄芪不便出宫,纪业居然也不另派个人来接头。
这只能说明一点——
她身边已经有了纪业的人。
此人与谋士黄芪不同,目的只在监视。换句话说,美人计失效之后,纪业已经不在乎小女儿如何蹦哒,他另有打算。
纪业将题目与答案都告诉了她,偏偏忘了给她答题的笔,她之所以依然感到迷雾重重,只因他的大部分部署,都将她排除在外。
或许她本身就是那支笔,说得更难听些,是垫脚石。
试问,碰到这种坑女儿的爹,她又怎能不抑郁?
按照纪业同志挑拨离间的路子,此番刑部失火极有可能是他的手笔,于是飞鱼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万一查出他没死,岂非引火烧身?
这就是纪业同志的辖制:他知道小女儿舍不得哥哥们做他的棋子,却也不会蠢到相信糟老头子。
飞鱼虽然不相信糟老头子,同样担心自家老头子脑子一热,把她跟五哥哥一起牺牲了。
好在查证此案,平跃也有份参与。
拂林王身为三司判官,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向陛下举荐宁朔将军为三司监官。陛下也认为平跃很有当名侦探的潜质,却遭到了朝臣的阻拦——他们嘴上说着判官监官不宜互通声气,实则还在记恨拂林王查出了国子监的猫腻。
平跃并不强辩,一脸岁月静好,在这熙攘朝堂之上,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陛下又一次成功地培育出一朵白莲花,自然又一次坚定地充当了护花使者,力排众议任命下去。
太子殿下站在了陛下这边。
唔,可能是白莲惜白莲。
总之新鲜出炉的白莲花宁朔将军,不负陛下对他的厚望,在案发现场被烧得面目全非、三司几乎要现编故事的情况下,找到了关键性的证据。
并且,他是暗中上报陛下的。
毕竟我们宁朔将军,是立志要做陛下专属白莲花的男人啊!!
陛下很是欣慰:多么有眼力见、多么有前途的小伙子啊!!
刑部失火案存在以下疑点:其一,只有关押纪姓案犯的牢间起火,这些牢间各自分散,在几处地方同时纵火难度极大;其二,火起夜半,纵然看守懈怠,也不可能发现火情这么晚,连尸骨都烧成了灰;其三,即便牢中有内应,要置人于死地方法多样,为何偏偏选择了纵火?
最后一个问题陛下知道答案——背黑锅他已经非常习惯,关键是查出甩锅的人。
平跃抿了抿唇,呈上两件物证:一件是一截漆黑斑驳的指骨,一件是一堆灰白的衣料粉末。
尸骨成灰、证据湮灭,仵作无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平跃不信这个邪,每每趴在骨灰边上观察到深夜,终于被他发现一截指骨,黑夜中隐约可见其上血色的光点。
他一下子联想到国子监钟楼捉鬼那夜的血点。
至于那堆从骨灰中区分出来的衣料粉末——
“焦味很淡,细闻有一股异香。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陛下拧起了眉:“问过你四叔没有。”
平跃恭谦一礼:“全凭陛下定夺。”
陛下联想前因后果,对靳永的怀疑达到了顶峰,继而他很快想到:如果靳永是挑拨离间的罪魁祸首,那么他派靳永监视小孽障,则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陛下即刻传旨巡防营,目标东街棺材铺。
飞鱼早已告知平跃,此案极有可能是她爹作祟,当线索指向靳老师时,他同样坦诚于她,嘱咐她近日莫要出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