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南,岘山。
已经抵达这里几个月的刘小丝毫没有被抛弃的怨念,相反,在这片天地,他找到了更大的存在意义。
一开始,他来襄阳之后,主要精力放在修葺节度使府上面。
朝廷直接拨钱,襄阳刺史蔡令性不敢怠慢,可是这里的节度使府原本是慕容延钊的大本营,他当初到襄阳为节度使,这里的节度使府就是新修的。
慕容延钊去世之后,这里并没有派驻新的节度使,慕容家族的人,也没有被强制迁出。
也就是说,慕容家族在接到圣旨,要迁出节度使府的时候,这里本就被他们家族营造的富丽堂皇。
除了重换门楣,符合皇子的身份,这座节度使府根本没有需要修葺的地方。
后来,慕容家族的青年族人都进了新军,对赵德昭这个直系上司兼世交,慕容家族更是巴结,主动将这里重新整修了一番。
即便是刘小再挑剔,也对这座府衙挑不出半点不好。
所以,他的精力就转到了赵德昭交待他的任务上面来:烧制水泥。
地方是赵德昭指点的,赵德昭告诉他,在襄阳城南的岘山边,有两座矮山,都是石灰岩。
他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督造几座回转窑,烧制石头,然后研磨成灰。
除了烧石头,还要在附近寻找石英矿,页岩矿。
刘小不知道什么是水泥,但是他只知道,完全按照二哥儿的吩咐做就好了。
他将几个徒弟都分派了出去,一个负责石英矿,一个负责烧磨石头,一个负责为工匠督建住所,一个负责督买木料,还有一个负责与南阳之间的铁料,煤炭交易。
而他自己,将从龙州(江油)运抵的硝石矿牢牢地督管了起来。
眼见到了二月,二哥儿马上就要抵达,这几日他就亲自督促,不让二哥儿觉得他是废物。
他这一督促,数万服役的襄阳民众就开始吃尽苦头,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皇子要来,有幸能见到皇子,也让所有人激动无比。
刘小这些日子已经转遍了襄阳城,对这块风水宝地也是惊叹不已。
襄阳三面环山,三面环水,除了西,南两个方向有几条山隘可以通行,其他方向根本没有通道。
就以他所在的城南来说,东侧是汉水,西侧是岘山,只有一条不宽的道路通到南方的宜城,荆州。
只需要一段不长的城墙,就能建成一座险关,保护襄阳的安全。
而在这个环山绕水的区域内,还有良田数万亩,足以养活数万人。
难怪这里能成为天下第一坚城,的确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向南,就是鱼米之乡的汉江平原,当初就是攻克了这里的南平,后周朝才不怕缺粮,四处征战。
这里一半水田,一半旱地,供应了大宋一半的大米。
而在汉水北侧,就是群山环绕的南阳平原,数万里的肥沃土地,供应了大宋一半的麦子。
这两个地方加起来,产粮超过了大宋的一半。
真是风水宝地啊!
朝廷的政令早已经传到了襄阳,襄阳的山南东道没有撤,只是将州改为了汉京府,一下子变成了三京之一。
消息传来,除了原襄阳刺史蔡令性有些失落,所有人激动万分。
特别是襄阳的大户人家,一个个将家财拿出来,准备购买房屋。
谁都知道,襄阳变成了汉京,这房子都要涨了
即便没钱买新房子,今后这里越发繁华,房价也能上涨。
不过,襄阳本地的官方交易,已经直接被叫停,就连刺史蔡令性,如今也不能批准交易。
现在只等二哥儿到来,就风风火火开干,这天下,以后终究是属于二哥儿的。
他刘小,也能像孟宽一样,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烧窑的现场,数千服役的百姓用大锤捶打着大石块。
这些石块又被送进窑洞焚烧,再敲打成小石块。
继续焚烧后,丢进石磨磨成粉末,如今已经磨了小山大小的一堆,每个人就像小山上的蚂蚁。
北风吹来,掀起了一阵飞灰,每个人的身上都是厚厚的一层,看不清鼻眼。
刘小却丝毫不嫌弃,这么多的石头灰,二哥儿应该会满意吧!
“殿头,蔡大人着人来传,南阳知府报,王溥大人等人,已经登上了白河的船,明日一早就能抵达。”
“二哥儿呢?”
“两位夫人先行启程,二哥儿还要在开封府办推堪文书,迟几日上路。”
刘小揣测了一下,女眷们行的慢,二哥儿骑马来,肯定行的快,就是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