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上司、战友和同志,凌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说:“日舰已经逼近,我将指挥全舰官兵与其死战,还望主任妥善保存有用之身,以使我辈之鲜血没有白流!”
陈季良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时刻到了,他也庄重地还了一礼,沉声说:“让我们一起为中国海军的振兴努力!”
伴随着隆隆炮声,“海琛”号上的舰炮开始还击。尽管大炮口径远差“比睿”号,尽管军舰性能已经老旧,但是如果主炮的150MM炮弹能够命中对方的轮机舱、弹药仓等重要部位,还是能够给予其重创的,只是这个机会太过渺茫。
“海琛”号就像唐吉诃德一样似乎自不量力地挡在“比睿”号的正前方,等待着“比睿”号的摧残。
考虑到双方的距离,以及这个时代的射程准度,直接命中一般都是人品大爆发才会发生。不过随着双方越来越近,日舰炮后训练有素的长处开始暴发。
日本海军炮术精准在二战前即得到世界公认,这是长期不间断高强度训练的结果。到1930年代中期,在20公里常见炮战距离命中率为12%,同期英美主力舰发炮命中率约为4%。
但同时也是其迷信“炮术决战”陈旧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让其本来可以率先进入海军航空兵时代的机会白白丧失了,所以说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
不过此时、此地,它的优秀的炮术能力却让“海琛”号开始受到煎熬。在浪费了不下几十发炮弹后,“海琛”号的好运气已经用尽,一枚356MM炮弹击中它的舰艉,贯穿了一条宽约三米的大洞,并把安置在尾部的一门150MM主炮炸飞上天。
正在指挥尾部主炮的机炮大副杨超仑当场重伤,坚守炮位的十几人非死即伤,弹片、烈火和硝烟伴随着痛苦的挣扎,这一炮让“海琛”号得到重创。好在炮弹的方向偏向相对厚重的炮架,否则击中相对更薄的船身,只怕“海琛”号要当场洞穿。
仅有的能够对日舰有一定威胁的三门主炮开战后不久即去其一,而且还是重要的尾炮,为了避免“海琛”号继续受到打击而无法还击,它必须掉转头来用舰艏左右两翼的两门主炮和日军交火,这样一来,本来就想脱离战斗的“海琛”号无法再向基地迈进半步,这样真正要与日舰决战了!
航海大副孙英奇临时客串机炮指挥,他认为不能调头,尽管使用主炮会使军舰的境况好一点----也就只好那么一点。这就像一个大力士在与孩子搏斗,孩子在挨重拳的同时能够挥出两拳而不是一拳一样。
自己的两拳可能会让对方有点疼,但是对方的一拳就可以让自己趴下。
有着丰富经验的孙英奇决定让军舰倾斜30度迂回前行,尽管只能用到一侧主炮与弦炮,但总比完全被动挨打好。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处是:虽然更慢了一点,但好歹是在向中方基地前进,每进一步,都能让中国可能的接应部队早一点发现自己,并给己方以救助。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