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叫她“三阿婆”了。
时隔多年,二人见了面畅叙旧情。
这位三阿婆对黄道婆说说起了现在的难处,官府现在要布,但种棉后又要手剥棉籽,还要纺纱织布,一点也不是轻松活计。
黄道婆听了,决定帮助家乡人,先从改进轧棉籽的开始做起。
之前,松江都是手剥棉籽,黄道婆年轻的时候也是寒冬被婆母要求剥棉籽,费时又费力。
她先是教大家一人拿根光滑的小木棒或者铁棒,把棉籽放在平坦的石头上,用棒子擀棉籽,一下就能赶出七八个棉籽,不需要再用手指去剥。
崖州轧棉籽是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的,黄道婆根据记忆画出图样,找来老木匠按图加工起来。
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设计出来,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整个过程功效高,剥得干净,还省力。
两人手摇的木制轧棉车,在后来又改进为了一人手摇车,更是省时省力,效率加倍。]
他们没有手剥过棉籽,但是看上面人从层层棉絮里用手弄出棉籽,一朵棉花就要费时不少,的确是极不方便。
先前的擀棉籽的方法他们已经觉得挺好的了,这个轧棉车一出来,大家都是眼前一亮。
有远见的人赶紧找人画下这个车子的图纸,木匠们也睁大眼睛,用脑子好好记住这个轧棉车。
结构不是那么复杂,看上去也不大,最重要的是,它靠人就能动,不是主播那些要电或者要燃料的机器。
咸阳,墨家里年纪小的抓住年纪大点的袖子,边画图边激动。
“师兄,黄婆婆做的,就是我们期待的墨家新方向!”
这位黄婆婆,以一人之力,来给家乡传道授业,只是一个轧棉机,就让无数家庭的双手从剥棉籽里解脱出来。
“对,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公输家不是墨家这种学派,但也对她的功德很是认可,对黄婆婆改进的轧棉机大家都很有兴趣。
“这黄婆婆,年纪虽大,人却一点都不老。”
画下她轧棉车的结构,公输家的人也开始思索,现有的桑麻纺织业,有哪里他们能用上的。
农家人觉得自己任务又重了,工具改的再厉害,前提也要地里能有原材料。
他们墨家和公输家有手有脑子,还有主播和黄婆婆开挂,但就算给开了再多挂,也还是要农家人先夯实生产的基础。
忽然之间,明白了后世对第一产业的看重。
陛下,我们人才,真的很稀缺啊!
嗯,虽然后世的道观和现在的道家没一个秦半两关系,但是除了道家,所有人都默契管她叫黄婆婆呢。
[原先松江人用小竹弓弹棉花,效率低下,黄道婆又找来弹棉花的匠人,一起商量改造弹棉花的工具。
几番试验之后,她终于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手指拨弦改为棒椎击弦。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使用这种木制绳弦弹棉花。]
刘彻有个无聊的爱好,就是看视频的时候顺便关注主播的表情,借此观察一些东西。
看见主播‘啊,原来如此’,‘没错,是是是’的自豪表情,他心里有底了,视频说的没错,至少这种工具弹棉花,是连主播都知道,甚至可能看过的。
刘彻是见过白叠的,小小一个,可没有天幕上那么大。
很好,赵过又有活干了。
[松江过去用的,是单锭手摇纺车,需要三四个人劳作才能供应上一架织布机的需求。
黄道婆请来木匠,大胆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与锭手摇纺车融合,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
脚踏劲大,还能腾出手来抽纱,同时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车,让纺纱效率一下提高两三倍。
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锭加到五锭。
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错纱、配色、综线、絮花这些黎族纺织技术,都融合进了家乡纺织技术上。
漂亮的乌泥泾被,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随即驰名全国。
于是人们便到处唱起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去世之后,大家悲痛伤心,一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
当地百姓为了感恩纪念,在她出生的乌泥泾镇为她建祠祭祀,名为‘先棉祠’,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都有人赶来为她祭祀。
尊奉她为“织女星”,或是“先棉神”。]
“黄婆婆,黄婆婆……”
明清的松江地区,大街小巷里的人又用家乡方言唱起了这首歌谣。
她们从没忘记黄婆婆,一直记着她对乡亲们的恩德。
大明宫里,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肚子,长孙皇后神色敬佩。
“这位黄婆婆的功绩,配得上织女星。”
在主播这里,他们知道了很多出身微末的伟大人物。
但这位黄婆婆,她不是主播那时候的人,没有受过一点教育,从小的日子都是在苦难中长大。
这样一个在他们封建王朝随处可见的小民,也有坚韧的意志,聪明的头脑,和关爱家乡的心,用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家乡的生计。
从小生活在原本的家庭环境之中,尽管羡慕后世,但自己怎么也自信不起来的女孩子们眼神亮起。
原来出身如何也并不能决定一切,没有受过教育也不一定一事无成。
即使没有娘家,有个糟糕的婆家,活在这样一个世道,两鬓斑白了,也还是能靠自己的才华,做出自己的事业。
她没有家人,但是靠着自己和遇上的好心人,依旧可以活的很好,很伟大。
诸朝之中,不少文人骚客也惊叹道:“奇女子也!”
后世的牛玉琴对抗风沙,他们的黄婆婆也不输于她,甚至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松江的棉纺织业。
虽然黄道婆也是他们往后的人,但莫名的,他们接受了主播那边的划分,自觉把黄婆婆和自己都归入了封建社会。
曹植提笔写了一首《织女赋》,曹丕也默默写了一篇《献黄道婆文》。
人均文学达人的北宋就更不用说了,大家文思泉涌,等着哪天幸运的话把自己的新作品发给主播。
随着以后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纺织工业的兴起,被主播带来的黄道婆的故事,也会仍然在诸朝一代代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