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崔凝不会作诗词,但还算会欣赏,刚开始看的时候觉着挺好,可是待她将九十九首诗读完才觉得有些腻味。
诗固然是好诗,但都太柔了,还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回想起来,只觉得那几首活泼明丽的诗更好些。
崔凝方才注意了一下,那几首诗署名是“戚暮云”
,“五哥,戚暮云是皇甫夫人吗?”
“嗯,暮云是她的字。”
魏潜看向她,仿佛是在询问她的观后感。
“皇甫夫人挺有才华,九十九首诗中有她近二十首。
早先写的那几首颇为明快。
到后面就变得惆怅起来。”
崔凝觉得不如之前那些快活的好。
她还不太明白女儿家的心思,尤其是怀春的女子。
当心思单纯无忧无虑的时候,看花是花,看叶是叶。
可当一旦暗暗恋慕一个人,看花看叶都是惆怅了,这种小小的心情旁人难以体会,因此看起来就会觉得“强说愁”
。
魏潜道,“这本诗集筛选记录了花云诗社刚开始成立第三年的诗,也就是十三年前。
那年戚暮云十四岁。”
崔凝恍然大悟,花云诗社的诗集总共有六册,魏潜拿这一册给她看,是因为这一年戚暮云的风格变化比较大。
“再看这一本。”
魏潜又递了标注‘丙’字的诗集给她。
崔凝明白原因,便不再看其他,只挑着戚暮云的诗来看。
这一册中戚暮云的诗明显更多,约莫近三十首,而且有如神助般,每一首的水平都远远高于前一年。
崔凝从头看到尾,觉得纵观了戚暮云这一年间的心绪起伏,高高低低,患了精神病似的。
好的诗词都是有感而发,看这些词句,显然并不是单纯的辞藻堆砌。
魏潜道,“永昌四年始,戚暮云遇见了一个男人,并且暗暗恋慕,永昌四年末,那个人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爱恋,于是刻意远离她,令她十分心中十分难受。
永昌五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走的更近了,相识相知,永昌八年,她与此人分开,嫁给了华国公。”
崔凝已经习惯了他见微知著,闻言并没有吃惊,“能令戚氏迷恋的男子,一定十分优秀吧?而且据说迷恋戚氏的人很多,为什么这个男人要刻意远离她?”
有很多人爱慕戚暮云,她也不像其他的女子一样故作矜持,刻意的回避,反而落落大方,但是从未与任何一个人深交,因此她的名声还算不错,这个男人回避她,显然并不是因为名声的问题。
“是觉得戚氏门第太低?”
崔凝一直被灌输很多门第观念,很容易便想到了这一点。
男人对女人,如果不是厌恶至极,绝对不会刻意回避,魏潜作为一个男人,觉得并非如崔凝所言,裴叔君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但她的话启发了他,“或许是因为门第低于戚氏,并且低很多。”
这样,男人便会产生自卑感,从心底觉得配不上戚氏,若再加上他是个知礼的人,戚氏的爱慕必会导致他远离。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像戚氏这样有魅力的女子,只要稍微主动表达好感,这个男人很容易陷入挣扎,继而有了开始这段恋情的可能。
崔凝道,“如果推测是事实,可以排除裴叔君了。”
魏潜未答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盯着诗集沉思。
得知父亲病重,她什么都来不及收拾便返回家中,可是在家里等待她的,却是肮脏猥琐的上门女婿。面对父母口口声声的养老,后半辈子的指望,她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当她拿起法律的武器之后,终于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她是穷人,但人穷志不穷,她努力变得优秀,经历渣男不要紧,被人嫉妒陷害不要紧,因为前方,有更优秀的他在等她...
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是独白的小玛丽精心创作的仙侠修真,长风文学网实时更新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评论,并不代表长风文学网赞同或者支持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读者的观点。...
重生前,她被男友跟表妹陷害,葬身火海,死无全尸。重生后,她用了一天时间成了司氏王国总裁的太太,抱紧大腿,从不经传的模特走上巅峰影后,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总裁,太太都快把司氏王国给赌出去了,您快管管啊!让她玩。总裁,太太把您几位婶婶都给打了,您快管管吧!让她打。总裁,太太带着大宝二宝坐飞机跑了,您快管管呀!让她某人终于忍不住的吼,还不快跟我把她追回来。...
二十二世纪毒医学博士苏子余,毒术界的东方不败,毒医界的独孤求败。不料命运捉弄,竟是一朝穿越到几千年前的东周,成为了胆小懦弱呆傻蠢笨的丞相府庶女苏子余。身陷囹圄,生母惨死,主母迫害,姐妹下毒,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本想安稳度日的苏子余叹口气是你们逼我的!宅斗?权谋?毒术?医术?不好意思,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满级大佬屠新手村...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是一名弃婴,2岁时被宋瑾言捡到。18年的相依为命,18年的极致宠爱一场争吵掀开风波,莫名出现的女朋友,更是让暗藏心底的情愫浮出水面。爱上自己的监护人,我该何去何从?不堪的身世,不同的世界,我又该如何选择...
穿越大唐,张诺只想安安稳稳地经营好酒馆,到时候经济改善了就买个丫鬟,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他营业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为穿越者,他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与见识,随口闲扯两句,听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聋发聩。不久后,张诺发现,自己随便说说的东西,居然就变成了大唐的治国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