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监察使虽够不到那个位置,但佐令升上去,下面的人可不就有机会了?
不过可喜的是,内斗并未波及到崔凝身上。
拼背景,崔凝没得输,但她个人能力很有争议,更因性别之故,大多数人心里默认她没几年就会回家相夫教子,便把她划分在没有威胁的一类,因此非但没有人把心眼玩到她头上,反而都在明里暗里的拉拢她。
有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他们斗的热火朝天,崔凝抓住时机破案,一天到晚在外奔波。
刚进五月,便从别处平调过来一名少监,仅剩下的一个位置顿时令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一个个越发斗的像乌眼鸡,刚开始只是玩点心眼,主要精力还放在职责上,到后来已经发展到互相使绊子下圈套。
入秋之时,这场乱斗终于在二处监察佐令胜出之后落幕。
原来监察一处强于二处,但是监察一处以获取情报为长,主要情报网是以长安为中心,他们未雨绸缪,早在七八年前便开始于洛阳布网,但网子大了,独立久了,便开始不受控,洛阳这头的情报头子有点想要取而代之的意思,一处监察佐令为了整合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而监察二处擅长刑讯,那些手段在哪儿都用的开,也不依赖众人协作,相对而言适应起来就很快。
这一次,监察二处佐令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在众多监察使里,最终盘点成绩,崔凝居然成为最大赢家,以破获两起大案、五起陈年旧案的突出实绩胜出,爆冷夺得监察二处佐令之位,一跃成为监察司史上最年轻的监察佐令,且是唯一一名女佐令。
许多人认为此事有失公允,升迁怎么能之算近期成果?往年的功劳便不是功劳吗?为此闹的沸反盈天。
结果被监察令一句“同样的时间,还比人家有经验,竟然交出如此稀烂的成绩,我要是你们都没脸见人”
给堵的哑口无言。
监察司里,从来就不以资历为尊。
只是这些人表面是没话说了,背地里却仍不服气,直到崔凝告假开始准备及笄礼,并且有传闻崔魏两家已经开始走礼,众人这才淡定下来。
走礼就算再慢再繁琐,两年之内肯定能完成,届时崔凝回家相夫教子,位置不就腾出来了?
再加上她准备办女学的事情没有隐瞒,看在这些人眼里,俨然就是在为以后打算!
据说不少人私底下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竞争监察二处佐令的位置了。
崔凝告假回家那日,惊奇的发现,一向戴着虚伪面具的同僚们竟然笑盈盈地献上了真心祝福。
她弄清缘由之后,深感好笑,回家当做玩笑说给崔况听。
“可真有出息。”
崔况讽刺完,还不忘阴阳怪气预言一波,“我猜,回头他们发现你成亲之后不耽误做官,必定要开始诋毁五哥了。”
崔凝一想,还真是。
之前未曾动他们利益的时候,那些人便在背地里说了很多难听话,若他们真觉得自己位置被她占了,或许畏惧崔氏不敢骂她,但对魏潜绝不会嘴下留情。
人言可畏。
崔凝打算早早准备好应对之策,不能让五哥总是因她而陷入流言之中。
谁料,崔况与魏潜小聚时提起此事,魏潜只是淡淡一笑,“他们嫉妒我,这是我应得的。”
语气居然像是带着一丝可疑的骄傲。
超出理解范围的反应,让一直聪明早熟的崔况心中罕见的有些茫然。
得知父亲病重,她什么都来不及收拾便返回家中,可是在家里等待她的,却是肮脏猥琐的上门女婿。面对父母口口声声的养老,后半辈子的指望,她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当她拿起法律的武器之后,终于能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她是穷人,但人穷志不穷,她努力变得优秀,经历渣男不要紧,被人嫉妒陷害不要紧,因为前方,有更优秀的他在等她...
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是独白的小玛丽精心创作的仙侠修真,长风文学网实时更新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评论,并不代表长风文学网赞同或者支持再遇前夫,生个二胎好不好?读者的观点。...
重生前,她被男友跟表妹陷害,葬身火海,死无全尸。重生后,她用了一天时间成了司氏王国总裁的太太,抱紧大腿,从不经传的模特走上巅峰影后,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总裁,太太都快把司氏王国给赌出去了,您快管管啊!让她玩。总裁,太太把您几位婶婶都给打了,您快管管吧!让她打。总裁,太太带着大宝二宝坐飞机跑了,您快管管呀!让她某人终于忍不住的吼,还不快跟我把她追回来。...
二十二世纪毒医学博士苏子余,毒术界的东方不败,毒医界的独孤求败。不料命运捉弄,竟是一朝穿越到几千年前的东周,成为了胆小懦弱呆傻蠢笨的丞相府庶女苏子余。身陷囹圄,生母惨死,主母迫害,姐妹下毒,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本想安稳度日的苏子余叹口气是你们逼我的!宅斗?权谋?毒术?医术?不好意思,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满级大佬屠新手村...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是一名弃婴,2岁时被宋瑾言捡到。18年的相依为命,18年的极致宠爱一场争吵掀开风波,莫名出现的女朋友,更是让暗藏心底的情愫浮出水面。爱上自己的监护人,我该何去何从?不堪的身世,不同的世界,我又该如何选择...
穿越大唐,张诺只想安安稳稳地经营好酒馆,到时候经济改善了就买个丫鬟,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好日子,结果,他营业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为穿越者,他拥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目光与见识,随口闲扯两句,听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聋发聩。不久后,张诺发现,自己随便说说的东西,居然就变成了大唐的治国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