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于汉魏之际的单双名问题(第1页)

可能很多朋友都会发现,汉末三国时代与今天不同,单名绝对多于双名。

这是当时人尤其是士人的习惯,一般认为来自于王莽复古的法令,使士大夫皆用单名,以双名为贱。

史书记载,王莽有孙为王会宗,依照新法改为王宗,后因觊觎大位而被逼自杀,王莽使其复双名会宗,作为惩戒。

其实这虽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东汉复辟,几乎秉持着“两个凡是”

的方针,凡是王莽主张的,咱们就要反对,凡是王莽反对的,咱们就要支持,可是虽然取消了单名的新法,却并没能扭转取单名的风气。

其实,单名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儒家理念日益成为统治思想,避讳制度也越来越严格,非止避君主之讳,也常避尊长之讳,虽说《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

,也就是说对于双名,光避其中一字即可,但人们逐渐地不管这一套,肆无忌惮地大避特避起来。

可以想见,当绝大多数人名都是单名的时候,需要避讳的范围也就成倍缩小,方便日常生活中对{文字的运用。

所以这种单名习惯,是从西汉中后期就产生了的,王莽托古改制,只是将其作为法律确定下来而已。

其后新莽政权虽然倒台,这一习惯却并没有被扭转,这就导致东汉朝,也包括魏晋之际,单名占据了主导地位。

后汉三国时代,在历史上留下姓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单名,这不需逐一列举证明了。

那么,偶尔也可见其双名,破坏了这一习惯,又该怎么解释呢?双名的产生,其实有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最常见的是史无其人,演义虚构,比方说:武安国、裴元绍、邢道荣,等等。

二是以字行。

古人有名有字,理论上字也习惯为单,但是有可能在前面加上排行,如伯仲叔季,加上代表尊敬的“子”

、“公”

等字,或者在后面加上男子的美称“父”

(“甫”

)字。

比方说孔丘字仲尼,仲就是排行,后世还习惯尊称其为“尼父”

到了后汉三国时代,字已经以双字为常态了,但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之类的,还保留着古代遗风。

有很多人失其名而仅存其字,或者当时因为各种情况,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字,即以字行。

比方说,诸葛亮躬耕隆中,其好友有崔州平、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其实崔州平即崔钧、石广元即石韬、徐元直即徐庶、孟公威即孟建,皆记其字而已。

这些是查得到的,还有一些是查不到或者含糊的,比方说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被曹操误杀了的吕伯奢,鲁肃友刘子扬,袁绍将吕威璜、眭元进等等,其名即不传。

袁绍有将韩莒子,或谓即韩荀或韩猛,蒋义渠,或谓即蒋奇——究竟是与不是,估计没人能够证明了。

第三种情况是书记讹误,比方说跟麋芳一起降了吕蒙的蜀将傅士仁,本名士仁,演义误记。

降曹的幽州刺史乌桓触,实即焦触,也是演义误记。

《三国志》中有王子服,《后汉书》则记为王服。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欢夜

欢夜

成为房东后,我给每个出租屋装上了针孔摄像头...

毒家宠爱

毒家宠爱

和她恋爱的那两年,她就如一颗罂粟的种子,在他心中扎根,失去她后,他更是百般牵肠。一朝回国,他和她有了不一样的交集,她是他眷养的金丝雀,也是敌人藏在他枕边最危险的玫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毒家宠爱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给力文学网哦!...

快穿之娇妻

快穿之娇妻

国公府小姐陈娇要快穿回她的前七世了,韩抠门虞富贵霍英俊集齐七种男主,陈娇就能收获一枚新帝。注男主都是同一人,新帝。完结推荐国色生香春暖香浓宠后之路王府小媳妇南城你比月色动人黛色正浓影帝的公主其他完结文都在专栏,求收藏!...

聊斋神话

聊斋神话

根据古代奇书聊斋志异的创作手法,进行的深加工,一笔划出了两个世界,一个平凡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融合了妖魔鬼怪,神仙,方术的精神世界,并且还加入了八仙,现代的玄幻,言情等等元素,老许所作,必属精品。三年,1oo万字。身体不好,又得慢慢更新了,谢谢,亲们的支持。...

邪少的娇宠小妻

邪少的娇宠小妻

女人,主动上我的车和我的人的都是你!这损失怎么赔?汪宇宸步步紧逼,沐小柔无力反抗。我赔你,我们是偶遇,我强了你,按照一个夜店牛郎的价钱,我觉着你的水平两千块足以了,容我明天凑齐了给你!什么?他A市最年轻多金的男人,她想要当作牛郎打发?男人脸上露出邪魅阴沉的笑容要不这么赔吧,跟了我,我让你夜夜享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