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国家格局体制改革方面。
李存勖在位期间,推行中央集权,设立诸道监军使,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藩镇的权力,也间接导致了藩镇将帅的离心。
相较于李存勖一心要恢复盛唐、一统天下的激进做法,李嗣源则是选择了在确保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与地方藩镇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共治格局。
所以,他“去其糟粕”
,就任监国的时候就下令“罢诸道监军使”
,最大程度争取到了地方各藩镇的支持。
即位称帝后,他正式发布诏令,将从地方节度使手中夺取的军事、财政权力重新还给藩镇,权力在中央和地方进行了二次的重新调整分配。
内部机构体系改革。
李嗣源下令,削减后宫、内官、教坊、鹰坊、御厨人数,裁减了一些有名无实的机构,宫中只留内职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选用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老旧人充任。
年轻美貌的宫女一律放归,这其中就有一个小宫女柴氏在回家途中,嫁给了萍水相逢的一个小军官,这个小军官名叫郭威,两人还有个侄子叫柴荣。
言归正传,回到正题。
各道监军宦官全部罢除,一些罪大恶极的宦官被处死,几百名宦官因此被迫逃进山林,有的甚至削发为僧。
至此,伶人和宦官集团也就被连根拔除。
纵观历代中央政府,没有比这更简单的组织机构架图。
廉政体系改革。
李嗣源深信打铁还需自身硬,向来都对贪污腐败极其痛恨,他即位后,马上开始“刀刃向内”
,毫不留情惩贪除恶,形成“高压反腐”
态势。
在中央,段凝、温韬等后梁旧臣因贿赂而获得重用,李嗣源上任后立马将二人流放、赐死;豆卢革、韦说等人顶风作案,收受贿赂,李嗣源将两人抓为典型,开展“以案促改”
活动,分别将两人流放至凌州、合州。
在地方,汴州发生粮仓贪赃案,牵涉到皇亲史彦珣。
有官员求情,被李嗣源严词拒绝:“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将史彦珣在内的涉案官吏全部处斩。
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但是若不改革或是再度放水,必定更会引起更大的伤痛。
这个双鬓花白的老人以花甲之年行改革举措,取得很好的效果,朝廷上下风清气正、经济发展稳定,自唐末以来受到严重破坏的中原地区农业也得以渐渐恢复并屡获丰收。
他执政一年,便使得“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
,开创了个小盛世。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李嗣源做到了。
五代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但是他却带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进入了“小康社会”
,也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到了喘息之机,这是极其少而又珍贵的。
后世对李嗣源也多有好评,欧阳修评价他:“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
;司马光也说他:“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
但所有的政策都是双刃剑,特别是国家格局体制改革方面,可以说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上一任皇帝李存勖之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集权的缘故,没有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藩镇的关系,但他削弱地方藩镇的努力确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在李嗣源当皇帝初期,与地方藩镇势力共治天下,起到了稳定大局的作用,但这后面的隐患也是要命的。
每一个岔口的选择,都能衍生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当二郎杨戬的哥哥没有死,天地间第一个人神之子一息尚存,这一场神仙杀劫,又会走向何方?背负着截教的命运,杨蛟说我在,一切将全然不同。郑重声明这不是穿越,不是重生,这是一段迥异的神仙传说,也会是一个不朽的神话传奇。...
一觉醒来,结了婚,有位漂亮的妻子,还有两个女儿,妻子却跟我提出这样的要求...
结婚当晚老公出轨自己的异母妹妹,顾心柠守了一年多活寡。 顾心柠咬牙切齿那你到底怎样才肯放过我?...
本以为,两人已经说清楚了,自此井水不犯河水,可谁能告诉她,这黏在身上的狗皮膏药是怎么回事?三爷,我是陆家私生女,配不上你。没关系,小爷弑兄夺权,名声更臭。三爷,咱们两家有世仇,我家人太渣。没关系,伺候好了小爷,你那渣父后母白莲花姐姐,爷帮你踩。三爷,我身子不舒服,今晚求不约。没关系,身子不舒服,证明缺乏锻炼,看来小爷还不够努力,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来吧。终于,她怒了晏廷温,你特么的还有完没完。...
完本感言 结束了,结束的虽然有点匆忙,但是挖的坑也都基本上填上了,该讲的也都讲了,方夜也身化轮回,让那些死在灾难中的孤魂不至于瓢泼在人间了。 整理几天,新书很快就会出来,时间不会超过六月一号。请大大们先不要下架,新书的书名在上传那天会在...
西平市的一条街道上,两个打扮流里流气的小青年,箭步狂追前面的一个年轻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