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从始至终,张汉卿一言未发。但就这份镇定,让婉容很快判断出,他定非一般人物。
可是不管怎样,陌生男子进入后宫,和皇后似乎有了亲密接触----未看清楚,不敢揣摩,但即使这样,都是犯了弥天大罪。对嬷嬷们来讲,这个人是不是皇上请来的贵宾并不重要,想来皇帝也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
对于宫闱禁地,古代连皇太子未奉命都不可私下探望母亲,何况别人?
她们坚持要拿下张汉卿,吵嚷声很快使远处不明所以的太监、宫女们纷纷围了过来。大裁员后的皇宫,头一遭把为数不多的人聚在一块,给萧瑟的皇宫带来一股暖意。
嬷嬷们见人多了,也不便嚷嚷,便向陪伴张汉卿的太监说:“你们速去秉告皇上,请他定夺。”一边围住张汉卿,不让他离开。
张汉卿根本没打算离开,这算哪门子事呢?民国开风气之先,男女授受不亲已经不被看重,要不然京津一带的大家闺秀能够坦然进舞池和陌生男人耳鬓斯磨而丝毫不觉得羞耻、甚至引以为社交界法宝?
再说嫂溺叔援,权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年轻漂亮的皇后摔倒吧?那不是另一重大不敬吗?
至于如果面前的不是年轻貌美的婉容而是丰|满得可怕的芙蓉姐姐、张汉卿还会不会这样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承受她的全部体重,张汉卿肯定会淡定地说这种假设不成立。因为碰到芙蓉姐姐这样来势汹汹的,他早会躲得远远的,那时纵然想救一时也轮不到他啊…
一个太监火急火燎地去了,嬷嬷们一边帮助婉容扶起倒地的自行车,一边审视地盯着心中共同认定的小白脸,并用大无谓的精神用身躯挡住他偶尔射向皇后娘娘的眼神----非礼勿视啊。
这些封建伦常的卫道士们,自以为占了伦理的上风,言语也开始不客气起来:“你是什么人?”
一个嬷嬷开始发问。
张汉卿微笑着:“刚才那位公公已经说了,我就不需要再度赘言了吧?”
一个嬷嬷问:“刚才你做了什么?”
张汉卿笑意更浓:“你们若是看到什么,就毋需我多说;若是没看到什么,也就毋需多问。”他笑看婉容,意含双寓:“我倒是想做些什么,可惜了。”
这是什么话,是对娘娘赤|裸裸的调戏吗?嬷嬷们倒不敢再接口了,若是引出他什么更不好的话来,难收场的是她们。看他这么淡定,一定是大有来头之人。现在皇室不比当初,经历过几次风波,实在也不敢起大的风浪了。
婉容虽然长在深闺,却不比她们更迂腐。她未出闺时也经历过西式教育,她也有皇宫中有英国籍的英文教师任萨姆。无论如何,张汉卿的行为在民国是正当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虽然他的手段有些上不得台面,他刚才趁乱时似乎也狠狠地揩了自己一下油。
当然“揩油”这个词目前还没有成为流行语,但是有张汉卿在,一切都有可能。
她想制止太监的脚步,却不知怎么说出口。扯到伦常的事,在中国人看来通常都是大事,何况事关皇家颜面。她有些担心面前的年轻人,不管怎么说,她对他毫无恶意,而他,也只是一种久违了的对自己的爱慕吧,她想。
婉容和溥仪结婚当晚便发觉了问题。那晚应该是作为新娘子羞羞答答变为女人的美好一夜,然而新郎的皇帝却秉烛夜读到很晚,难道他不知道女人本身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吗?
后来知道了,溥仪因在刚发育时服侍他的太监怕他晚上跑出去,便安排一些热情的宫女在他床上服侍他,不让他下床。他那里还是个孩子,完全由宫女来摆布,有时是两三个睡在他床上教他干坏事,一直弄到他筋疲力尽,第二天起床头昏眼花,连看太阳都是黄的…
他把这些事向太监们说了后,他们便拿了药给他吃,吃了虽然又能对付那些如饥似渴的宫女了,但后来慢慢越来越感到对那些事没兴趣了…坏了的身子从此再也没能修复过来。
溥仪年纪轻轻便落下病根再也不能人事,依然不能影响他的娶后纳妃之行,因为皇帝要给各方一个说法。无性婚姻导致婉容婚后十年仍是处女,毫不稀奇。自然,溥仪终身未育已不能搪世人耳目,这时便冒出来一个“风水论”。
老太监信修明曾写道:“钦天监之选择最不相当吉日,近世纪有三错误。穆宗(同治)、德宗(光绪)、宣统(溥仪)三大婚礼。合卺之夜,皆当皇后月事来临,致而皆不圆满,终身不得相近。其为命乎?”
不管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